專業生產:跳汰機 梯形跳汰機 洗礦機 細碎機 棒磨機

佛瑞機械

泰國砂錫礦與脈錫礦選礦方法與設備概述

一、概況

泰國為一個主要產錫的國家,年產錫金屬為3368511噸(1980年統計),僅次子馬來西亞和蘇聯,居世界第三位。每年用錫換取巨額外匯,是其國民經濟的霞要支柱。

她的礦產資源極為豐富,錫金屬儲量約為150萬噸,居世界前列。錫礦床:要分布在南方的馬來亞半島地區和附近的島嶼上,有的礦脈還伸入內海。北大年和普吉島是主要礦區。目前,其錫礦產量的90%是來自砂錫礦床。脈錫礦雖有一定的儲量,但因其礦物組成復雜、采選成本高,尚未列為開采重點。對砂錫礦,長期以來主要是開采富礦,這樣高速地進行大鼓開采的結果,近年來已有明顯的跡豫表明含錫品位高的礦床已日漸消失,從而正準備轉入開采邊緣品位和回采老尾礦區。錫礦開采趨勢是走向近海礦床。

對砂錫礦的處理,根據采礦方法主要有采錫船采礦和砂礫泵采礦兩種,而采錫船的產錫量為總產量的20%,其余來自不同類型的五百個礦山,主要是砂礫泵生產。七十年代初,全國正在進行生產的共有27艘采錫船,其中一艘為抽吸式采錫船,其余均為多斗型采錫船。312臺挖掘機和250臺砂礫泵。上述兩種采礦方法雖不同,但礦石的選別流程都很相似。

一般說來,目前開采的砂錫礦中礦物組成較簡單,錫石嵌布粒度較粗,且謅石多以游離顆粒形態存在,屬于易選礦石。因此,盡管泰國長期地采用著較簡單的重選工藝來進行選錫,而且一直在沿用糟一些古老的設備(如搗礦機和木制溜槽等),卻常常得到不差的選礦指標。

但近十年來,其選錫業已在進行著較火的改革,以適應礦產資源出現的新的情況和求得較高的指標。例如在設備更新方面,采用腭式破碎機代替搗礦機,用振動篩代替圓筒篩和大量用跳汰機來代替溜槽和洗礦槽選礦。特別是存新式的采錫船上的粗選作業多半是用跳汰機選別。目前,全國已有30多個采場裝備了跳汰機,其中有13個跳汰機選廠是用來處理洗礦槽的尾礦的。在精選作業中則已采用了小型跳汰機、搖床、磁選機、高壓電選機和浮選機等。現在全國有30多個半機械化選廠,生產出合格錫精礦,并且綜合回收其他有價值的副產品,如鉛、鈮、鉭、鎢、獨居石、磷釔礦、鉛石和鈦鐵礦等。

當選礦過程是使用海水,則最終精礦在干燥前必須用淡水淘洗。

二、礦石和礦物組成簡述

泰國的錫礦床分砂錫礦和脈錫礦床兩大類。砂錫礦為沖積礦床。通常復蓋層由砂質粘土和砂予或紅粘土組成復蓋著靠近基巖的含礦砂礫層。在近海礦床中,其項層可能包括幾層外殼,珊瑚和淤泥,緊接著就是砂質粘土層和最后為幾尺深的覆蓋在基巖上的砂礫和砂子,在近海的沖積礦床中很少存在厚的粘結粘土層。沖積層的厚度在幾英時到130英吹之間變動著。砂礦中錫的品位變化從0*15到1.00 Katis/立方碼(-Katl=1.33磅)。以錫石礦出現。常常和鈦鐵礦、磁鐵礦、黃鐵礦等伴生。有些礦床中還有獨居石、黑鎢礦、鈮、鉭鐵礦、磷釔鐵礦、石榴子石、鋯英石和電氣石等。錫石一般以游離狀態存在,并雖粗、細粒嵌布。

脈錫礦床的錫石以中等或細粒存在于花崗巖中,有的還以細粒嵌布子母巖中,個別礦床錫石嵌布粒度小到400目。錫礦物以二氧化錫為主,尚有少量酸溶性的輕錫礦物。礦石中主要有用礦物為。錫石、白鉛礦、鉛礬和磷氯鉛礦等。

三、選礦方法

無論是砂錫礦還是脈錫礦的選別,其粗選工藝流程都是采用重選法。只是精選工藝就取決于入選的礦石性質,則有重選或重、磁、電、浮等聯合流程(見流程圖圖6 -76-4,圖6-76-5)。而砂錫礦的粗選階段與精選階段是分開處理的,這是為了適應不同的采礦方法所采取的相應措施。茲對砂錫礦和脈錫礦的選別分述如下:

1.砂錫礦的處理

以該國對砂錫礦的選別來講,桐選階段是整個選別過程的重要環節,如果粗選系統工藝流程和設備不完善或不適應,而造成錫礦的流失足無法彌補的,因此,該國特別重視粗選階段的選別。

在近海和內陸開采的采錫船上的粗選階段,其選馴過程通常是將挖掘出來的礦石給入直徑為由6-書8嘆,長30-57吹,篩孔16毫米的闃筒篩(在吸泥船上則用振動篩,篩孔16毫米)內,并用高壓水破碎泥團,其篩上物料從船尾作廢料丟棄。而篩下物料經脫水箱脫水后,進入礦漿分配器,隨后給到洗礦槽或跳汰機選別,跳汰機分粗選和復選兩個作業。當采用洗礦槽時,則在每班8小時作業完畢后收集一次洗礦掇內的粗精礦。洗礦槽獲得粗精礦含錫量30-40%,回收率60-85%(粗選階段而言)。當粗選階段用跳汰機時,其粗精礦含錫量為20-40%,回收率80-95%(對粗選階段而言)。在近海,其尾礦品位不大于0.05%的含錫量排入海里。

在砂礫泵采礦法的礦場上錫石的粗選與采錫船上的方法是非常相似的,只是設備較為緊湊或簡單些,這些礦場一般采用洗礦槽作為粗選設備,僅是少數選礦廠用跳汰機選別。有的選廠還用跳汰機來選別洗礦槽的尾礦,如某礦場采掘量為4萬立方碼便使用18×200尺的雙洗礦槽來回收錫石,該洗礦槽尾礦則給到二臺4x7尺二室粗選跳汰機,然后給到二臺2.5×8尺四室復選跳汰機,最后給入一臺2.5×8尺四室精選跳汰機,采用這種方法可以多回收10-15%的錫石。

在用砂礫泵采礦作業的實踐中,將已松散的礦石用水沿傾斜的底巖溝沖洗下來收集在貯礦池內,再用砂泵把礦漿揚到木制的槽內,使用篩孔為0.5-1.5時的傾斜格篩和篩孔為0.5-1時的圓筒篩來隔除巖石和礫石等。篩下物料給入洗礦槽(14-20尺寬,18-950尺長、坡度4-6度)或跳汰機選別,根據礦石中的錫含量,每7-10天收集一次洗礦梢內的粗精礦,其含錫為30-40%。

精選階段.不論什么開采方法的粗選階段所產出的粗精礦都需要送精選廠處理,根據礦石性質不同,除了重選作業外,必要時還增設磁選或電選。但大量的錫精礦是用威洛比分級機和短洗礦槽的組合設備生產的。該槽產出的精礦一般含錫在72%以上,但錫的損失,特別是細粒錫石也是可觀的。短洗礦槽作業的第一次尾礦有時含餳高達12%,還必須復選兩次方能丟棄。因為手工方法處理含錫高的尾礦不僅成本高,而且細粒錫石的回收率亦相當低。這就促進了精選廠采用機械設備選錫(如前述跳汰機、搖床、磁選機和電選機)。

分級脫泥和脫水作業:該國阿分級脫泥脫水作業是很不完善的。一般只在粗選前設脫水箱進行脫水,但由于此設備脫水效果差,因此給入跳汰機時,有過多的橫向水流不時地使大量錫石流失。此外,由于礦泥污染給水和污染篩下水,也會造成錫石的損失。近年來雖然引進了旋流器脫泥和脫水,但在采錫船上的粗選階段則僅限于粗選跳汰機排出的精礦在進入復選跳汰機之前才用15時水力旋流器脫水。而對粗選跳汰機的給礦則不加考慮。其原因是粗選給礦量大,需要添置較多或較大的旋流器和砂泵設備,此外需要較大的空間安裝旋流器,他們認為這是十分復雜而又難以解決的問題。不過在砂礫泵開采礦場的粗選廠的粗選跳汰機的給礦,也有用脫水箱與旋流器的組合對稀礦漿(5-10%)濃縮的,但僅僅是幾個選廠采用,并未普遍推廣。

2.脈錫礦的處理

如前述及脈錫礦與砂錫礦的選別流程是非常相似的。所不同的僅是比砂錫礦多了原礦制備和粗選階段增設了搖床設備而已。原礦破碎很少采用顎式碎礦機、圓錐和對輥破碎機,而是較多地使用班力搗礦機求破碎脈錫細礦石(給礦粒發為100毫米,排礦粒度8-10目,破碎比為40:1)。該機處理能力很低,如一個150-200T/日選廠需要安裝60臺搗礦機,功率消耗與其它同等處理鼉的設備相比是多的。由于破碎比較大,還會使錫石嚴重的過粉碎。盡管如此,它仍被廣泛采用,這就是由于該設備的制造加工簡單所致。用搗礦機的選廠一般粗選作業采用洗礦槽選別。

脈錫礦的選別過程為;破碎后的礦石,一般不進行分級脫泥即給入洗礦槽或搖床選別,搖床的中礦或尾礦經磨礦機磨礦后,通常不予分級脫泥和脫水,而又再次用搖床選別。以上各作業產出粗精礦繼續精選,為了提高選礦效率,并根據礦石的特性采用重選、干式或濕式磁選、脫硫浮選等。從目前的發展趨勢來看,該國脈錫礦的選礦是趨向于選用有效的技術和設備。